巖土工程監測需要具備測量學、土力學、工程地質、結構力學、概率統計、數據庫、軟件編程等相關的知識,缺少了任何一門學科的理論支持,都會影響到監測的效率及可靠性。尤其是結合了互聯網、數據庫、人工智能的自動化監測技術的推廣,對監測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隨著新基建的進行、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巖土工程監測擁有廣闊的市場,同時也充滿了挑戰,適者生存,不進則退。
目前巖土工程監測的流程主要為監測方案的評審、基準點及監測點的埋設、監測點初始值采集、過程監測數據的采集及成果提交(中間報告)、異常數據預警及分析、提交總結報告等。
下面說一說巖土工程監測面臨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監測數據分析水平有待提高,這個需要政府及企業的重視,提高行業門檻,**監測的質量。
其次是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問題。伴隨著自動化的推廣,監測系統已逐漸對接各城市主管部門監管平臺,數據的可靠性及真實性問題有望得到改善。
再次是監測數據警戒值(控制值)的問題。警戒值(控制值)的確定缺乏系統的研究,大多數還是依賴經驗,不同地區差異較大。
監測數據利用率和經驗積累的問題。巖土工程監測除了作為**現場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外,對于驗證原設計方案或局部調整施工參數、積累數據、總結經驗也具有指導意義。目前各地區關于巖土工程監測資料的匯總和總結尚無統一規劃和系統收集,建立地區性的數據網絡和成果匯集,對于資源共享、提高水平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